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          中学生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            国际服务学习研究中心            未名网

杨振宁: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

    | Tags标签: , , 未名网 发表于 2015-04-20

5

 “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,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,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,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”。 

 “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!上帝说,让牛顿来!一切遂臻光明”。

   ……

  93岁高龄的著名华人科学家、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,4月18日受邀于中国美术馆,主讲“大师讲大美”系列学术讲坛。在半个小时的主题讲座中,杨振宁从科学家的角度,与听众分享了他眼中的美在科学和艺术中的异同。随后一个小时的公众提问交流中,话题显然挣脱了“美”的羁绊,热点话题频出。

   鼓励孩子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

   杨振宁说,在很多学校演讲,会经常被问到孩子发展的问题。他有个标准的回答:“一个小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,而且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小孩身上可能完全不一样。”这是杨振宁根据自己和同辈、乃至自己孩子成长的经验总结出来的。

   他讲了两个故事,第一个故事是他自己的。6岁时,杨振宁在美国留学的父亲杨武之回国到厦门大学任教,把杨振宁送到一个近代的小学读书,小学教授手工、音乐等科目。在一次手工课上,老师让学生用泥巴捏个小鸡。杨振宁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,得意地给父母看,父母夸赞好得不得了,问“这是不是一根香肠”?

  “如果没有这方面天分的话,朝这个方向发展是没有希望的。”杨振宁说,孩子感兴趣的东西,通常是有能力自己找出来的,他建议,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,都要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,培养自己的兴趣,并且鼓励他将来发展自己的兴趣。

   第二个故事是杨振宁读报看到的,一个15岁的孩子被香港浸会大学招收为研究生,一度成为焦点。后来他问过浸会大学的人,说是有这么个学生,每次都是父亲陪着他上课,很快这几年再也没有人提到这个孩子了。

   解答“钱之问”要有一个时间

   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跟公众交流,很难逃脱被问及“钱学森之问”,杨振宁也不例外。

   杨振宁说,“钱之问”是全中国十几亿人都要问的问题。在他看来,回答很简单:这需要一个过程。西方的科学发展到今天,有三四百年的传统,中国想要在三四十年里把三四百年的传统浓缩起来一下子发展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换句话说,并不是说中国的科学发展没有前途,而是说要有一个时间,不能太着急。在杨振宁看来,中国科学的发展不是太慢,而是非常之快。

   为什么说非常之快呢?他回忆了自己在西南联大时,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、科学教育才刚刚起步,教他们的老师都是像父辈杨武之一样在20世纪初出国留学归来的人。后来杨振宁到美国时已经达到了美国当时研究的最前沿,“可以说是一代或者两代的教育就可以教育出来一个像我这样的人,这是非常快的、难以想象的”。

“而且,西南联大当时不过1000多个学生,可是所有人都有救亡的意识。在那么困难的时候,还能够坐下来学一些东西非常不容易,所以大家都十分珍惜每一分、每一秒,这是西南联大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基本要素。”杨振宁说。

   科普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

   艺术是跟美紧密相关的,很多人不觉得科学跟美有什么关系。杨振宁用了虹和霓的小例子,从物理学阐释科学的美在哪里。比如,从实验角度讲,虹是42度的圆弧,红色在外,紫色在里。霓是50度的弧,红在里头,紫在外面。即使小孩看见了也会觉得非常漂亮,这是一种在实验里美的例子。

   在交流时,有听众提出了一个困惑:很多艺术专业学生的数学潜能好像没有被激发出来,全是形象思维,怎样才能激活?

   杨振宁认为,这不是个人问题,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,是因为科普工作做得不够。他回忆了自己在北平崇德中学(现在的北京三十一中)的经历。杨振宁说:“崇德中学有个非常小的图书馆,其实就是一间屋子,我时不时会到那个屋子里翻看,就翻到一本书。这本书是英国一个大物理学家金斯写的,叫做《神秘的宇宙》。这本书描述的是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界包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三大革命。我看了非常震撼和激动,当时就觉得,这是我一生努力的方向。”

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好的科普工作是有好的社会作用的。”杨振宁说。

   杨振宁父亲如何安排“暑期补课”

“暑假好累”,已不止一次听中小学生抱怨。累什么?就累在暑期补课。对高一新生,校外教育机构大打“高考新政”牌,怂恿你“门门补课”;连尚未踏入过校园的小学新生,也被辅导班紧紧盯上,叫做“零起点不等于零补习”。

   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,只要咱当家长的不轻信不掏钱,本来孩子也就免遭此罪。奈何大人们想的,全是“如今竞争激烈,起跑线上要抢跑”啦、“暑期等于第三学期,务必抓紧”啦……

   于是想到杨振宁的回忆录。他在清华校园中长大,笔下的少年生活真叫好玩,“我爬过清华园里的每一棵树,甚至研究过里面的每一棵草。”却也有“暑期补课”这一回事,只是内容跟当下套路大异其趣:我初一、初二两年的暑假,父亲经由雷海宗教授介绍,请来历史系学生丁则良教我《孟子》。“丁先生学识丰富,不止教我《孟子》,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,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。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《孟子》全文。”

   暑期补课补《孟子》,跟应试全然无关,今天的家长一准嗤笑为浪费时间。但是窃以为,惟杨父才叫棋高一招。据杨振宁之弟杨振汉回忆,父亲杨武之主张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不着急,以后跟着学校进度学就是,而中国古文经典一定要孩子提前抓紧,背诵一些精彩诗词歌赋会一生受用。事情的发展,恰如他老人家所预见。当杨振宁誉满全球,回顾一路走来时,念念不忘的是“父亲当时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”。他感恩的是“《孟子》里很多儒家哲学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,对于社会结构、物理结构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影响。”

  《孟子》不是考试秘籍,不会给你加分,但它教你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做人,不是十分重要而亟待补一补吗?

   给孩子布置一点暑期作业,本来是需要的。从前当小学生那会儿,我就看到有同学一个暑期疯玩,书本束之高阁,到新学期听课时发愣的。但是切记,过度不宜,恶补不可。平时功课已很累了,就让孩子在暑期这个大长假里多多休息,这是一种必要的调剂。平时学校注重应试教育,于假期里让孩子加强健康的价值观教育,则是一种最重要的平衡。

   不止是暑期。秋风渐起,开学在即,家庭教育理宜持续蕴含并凸出德育。比起考高分、挣大钱来,引领孩子自幼走正路、做好人,更加需要家长关注。关注之道,便是多多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。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,这个道理是深刻的。五四前贤固然批评过儒家学说长于道德教育,绌于新知学习。但是,批评不是打倒,扬弃不是抛弃,万勿走入形而上学啊,尤其在建设文明社会、矫正道德危机的今天。从《易经》的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”, 到董仲舒的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”,到郑板桥家书里的“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,此是小事,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”,都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承继。

   过于功利主义的教育观,亟待改观。读过深圳市一位小学老师赴美培训归来的体会,深感盛行物质主义的国度竟也崇尚德育,你看她引用的美国课堂名言:“我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,如果有才华,但不诚实;有丰富的知识,但不关心他人;有创造性思维,但没有责任心,美国也不会强大!”原来“蒙以养正”,即道德品行自幼抓起,是无分中外古今的。

  来源:网络